崖山之後無中國,那明朝呢?
明朝,是漢人朝廷,但有一些研究者認為,明朝並沒有真正繼承原本的中華文明,原因有幾點:
1. 有考證認為,明朝的前身是明教,即波斯摩尼教。
2. 南宋末期,中原文化精英們為逃避蒙古,隨幼帝一路南遷,最後到達嶺南。崖山戰敗後,南宋滅亡,文化精英亦大部分隕滅。
明朝的起家,不是從嶺南接續這個中華文明的最後血脈,而是從北方另起爐灶。
元朝時,蒙古統治者對漢人的大屠殺和種族滅絕政策,導致華北及中原地帶人煙稀少;僅剩的人口,其語言、文化已嚴重胡虜化,與宋朝時相差甚遠。如詩云:「漢兒盡作胡兒語,卻向城頭罵漢人。」(此句出自唐代司空圖的《河湟有感》。唐朝時,河湟地帶已經「漢兒盡作胡兒語」了,到元朝時,更是連中原地帶都「漢兒盡作胡兒語」了。)
明朝從北方興起,建政不久又遷都北京,故其官話相當北方化。考察明朝時期的白話文,會發現其語言風格已經很像如今的北方話,而不似南方話。原本的中原漢音、唐宋雅韻,在遺落嶺南之後,便被冷落一旁。
3. 明朝並沒有使中國的政治文明恢復到唐宋的水平,而是承襲了很多元朝舊制,繼續奴化社會、奴役民眾。
綜上,由於政權來源問題、文化傳承問題等原因,一些人認為明朝是「中國詐了一下屍」,或「半吊子的中國」,並不算真正恢復了中華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